透射电镜(TEM)

物质的宏观性能往往由其微观结构决定。要真正理解材料的行为,我们需要一双能够“透视”其内部、洞察纳米乃至原子尺度的“眼睛”。透射电镜(TEM)正是这样一扇强大的窗口,它利用高能电子束穿透超薄样品,为我们呈现出材料内部精细的微观结构、形貌和晶体信息,是现代科学研究与技术发展不可或缺的表征利器。

一、透射电镜简介

透射电子显微镜(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, TEM)是一种利用电子束作为光源,对超薄样品进行成像和分析的大型精密仪器。其基本原理是:高能量、短波长的电子束经由电子枪产生并加速,通过聚光镜系统汇聚后穿透置于样品台上的超薄样品。样品的不同区域或结构对电子束的散射或吸收程度不同,透射过样品的电子束携带了样品的内部结构信息,再经过物镜、中间镜和投影镜等成像系统的多级放大,最终在荧光屏或探测器上形成高分辨率的图像或电子衍射花样。

二、核心价值与意义

TEM作为强大的微观分析工具,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:

  • 高空间分辨率: 提供远超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,能够观察纳米甚至亚纳米级别的精细结构。
  • 揭示内部结构: 与扫描电镜(SEM)主要观察表面形貌不同,TEM能够直接成像材料的内部特征,如晶粒、相界、析出相、缺陷等。
  • 获取晶体结构信息: 通过电子衍射模式,可以确定样品的晶体结构、晶向、晶格常数、存在的相以及取向关系等。
  • 分析微观缺陷: 能够直接观察位错、层错、孪晶、晶界、空位团等晶体缺陷,理解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。
  • 形貌与尺寸表征: 精确测量纳米颗粒、纳米线、薄膜等的尺寸、形状和分布。
  • 成分分析(需附件): 结合能谱仪(EDS)或电子能量损失谱仪(EELS),可在高空间分辨率下进行微区元素成分和化学态分析。

三、服务对象与应用场景

TEM广泛应用于众多科研和工业领域:

  • 1. 材料科学与工程: 研究金属、陶瓷、高分子、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、相变、析出、缺陷、界面、纳米结构等;进行材料性能与微观结构的关联性分析。
  • 2. 生命科学与医学: 观察细胞超微结构、病毒形态、蛋白质大分子复合物、组织切片等(常需负染色或冷冻制样技术,即Cryo-TEM)。
  • 3. 半导体与微电子技术: 分析集成电路中的器件结构、薄膜层次、界面质量、缺陷分布、失效分析等。
  • 4. 化学与催化: 表征纳米催化剂的形貌、尺寸、分散性、晶体结构、表面结构等。
  • 5. 物理学: 研究薄膜生长机制、量子点结构、相变过程、磁畴结构(洛伦兹电镜)等。
  • 6. 地质学: 分析矿物组成、微观结构、包裹体等。

四、典型分析对象

TEM适用于能被制备成几十到一百纳米厚度的超薄样品:

  • 金属、合金薄膜或箔片
  • 陶瓷、半导体材料薄区
  • 粉末样品(如纳米颗粒)分散在支持膜上
  • 高分子薄膜或超薄切片
  • 生物组织或细胞超薄切片(常需固定、脱水、包埋、染色)
  • 通过聚焦离子束(FIB)等技术制备的特定位置的微纳结构样品

五、核心分析技术与能力

TEM的核心能力在于其多样化的分析模式:

  • 明场成像 (Bright Field Imaging, BF): 利用透射电子束成像,衬度主要来自质量厚度衬度和衍射衬度,常用于观察样品总体形貌和缺陷。
  • 暗场成像 (Dark Field Imaging, DF): 利用特定的衍射束成像,可以选择性地突出显示具有特定晶向的晶粒或相,或者特定类型的缺陷。常用技术包括中心暗场(CDF)和弱束暗场(WBDF)。
  • 选区电子衍射 (Selected Area Electron Diffraction, SAED): 通过在像平面放置选区光阑,获得样品微小区域(通常微米量级)的电子衍射花样,用于物相鉴定和晶体结构分析。
  • 高分辨透射电镜成像 (High-Resolution TEM, HRTEM): 在特定条件下,利用透射束和多个衍射束之间的相位干涉成像,可以直接观察到样品原子级别的晶格像,分辨率可达0.1-0.2纳米。
  • 扫描透射电镜模式 (Scann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, STEM): 将电子束汇聚成纳米级探针在样品上扫描,并探测透射信号成像。常与以下探测器联用:
    • 高角环形暗场成像 (HAADF-STEM): 对原子序数敏感(Z衬度),适合观察重原子、催化剂颗粒、界面等。
    • 环形明场成像 (ABF-STEM): 对轻元素衬度更佳。
  • X射线能谱分析 (Energy Dispersive X-ray Spectroscopy, EDS / EDX): 分析电子束与样品作用产生的特征X射线,用于样品微区的元素定性和定量分析。
  • 电子能量损失谱分析 (Electron Energy Loss Spectroscopy, EELS): 分析透射电子束穿过样品后损失的能量,可提供元素组成、化学键合状态、电子结构等信息,对轻元素分析尤为灵敏,能量分辨率高。

六、基本分析流程

进行TEM分析通常包括以下步骤:

  1. 样品制备: 这是TEM分析中最关键也最具挑战性的一步。需要将块体或粉末样品制备成对电子束透明的超薄样品(通常<100nm),常用方法包括机械减薄、离子减薄、电解抛光、超薄切片、FIB切割等,过程中需尽量避免引入人为缺陷和污染。
  2. 样品装载: 将制备好的超薄样品放置在专用的TEM样品铜网或样品杆上,然后装入电镜样品台。
  3. 抽真空与系统稳定: 将样品室和镜筒抽至高真空状态,等待仪器状态稳定。
  4. 电子束对中与样品观察: 调整电子束通路,将样品移动到观察区域,选择合适的放大倍数和聚焦条件。
  5. 成像与衍射分析: 根据需要选择明场、暗场、高分辨或衍射模式,采集图像或衍射花样。
  6. 成分分析(如需): 切换到STEM模式或配合EDS/EELS附件,进行微区成分分析。
  7. 数据记录与处理: 保存高质量的数字图像和谱图数据,利用专业软件进行后续处理、测量和分析。

七、结论

透射电镜(TEM)作为观察物质内部微观结构的经典而强大的工具,以其独特的高分辨率成像和衍射分析能力,在众多科学和技术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。它不仅能够揭示材料的精细形貌、晶体结构和缺陷状态,还能结合能谱技术提供化学成分信息。尽管样品制备要求严格,但TEM提供的丰富而直观的纳米尺度信息,是理解材料性能、指导材料设计、推动科技创新的坚实基础。它是微观世界探索的主力军,也是更先进技术(如球差校正电镜)发展的重要平台。

获取报价

18588887646

填写以下信息,我们将为您免费评估认证方案和报价

※ 请填写真实信息,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!

在线咨询

免费获取方案

注意:每日仅限20个名额

今日已申请 8人
张先生 138****5889 刚刚获取
李女士 159****5393 3分钟前获取
王经理 186****9012 7分钟前获取
赵总 135****7688 12分钟前获取
刘先生 139****7889 18分钟前获取
陈女士 158****1887 25分钟前获取
杨经理 187****6696 30分钟前获取
周总 136****0539 35分钟前获取
今日还剩 12个名额
微信二维码

扫码添加微信咨询

400-110-0821

185-8888-764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