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介绍
油品质量测试,是指对各种油品(如润滑油、液压油、齿轮油、涡轮机油、变压器油、燃料油等)的关键物理化学性质、污染物含量以及性能指标进行系统性检测与评估的过程。
这些测试旨在确定油品是否符合其规格标准、是否适合继续使用、是否存在污染或劣化,以及是否能为其所服务的设备提供必要的润滑、冷却、清洁、密封或绝缘等功能。
二、目的与意义
如果使用的油品质量不达标,例如粘度不合适、水分超标、酸值过高、含有过多磨粒或污染物,将直接导致设备润滑不良、磨损加剧、油路堵塞、部件腐蚀、油品过早氧化劣化、散热效率降低,甚至引发设备突发性故障和停机,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安全风险。
因此,监控和评估油品质量,是判断设备健康状况、优化维护策略、预防灾难性故障的关键依据。
执行定期的或按需的油品质量测试,是现代设备管理和预测性维护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和基础手段,是确保设备可靠运行、延长资产生命周期的必要保证。
三、应用领域
油品质量测试广泛应用于所有依赖油品进行润滑、传动、冷却或绝缘的行业。
在工业制造领域,各类生产设备、机床、压缩机、液压系统、齿轮箱等都需要监控润滑油和液压油的质量。
交通运输行业,包括汽车、卡车、火车、船舶、飞机的发动机油、变速箱油、液压油、燃油质量都需要严格把控。
能源电力行业,对汽轮机油、燃气轮机油、变压器油、风力发电机齿轮箱油等的性能和纯净度要求极高。
工程机械、矿山设备等在恶劣环境下工作,其液压油和润滑油的污染控制和劣化监控尤为重要。
金属加工行业中,切削液、淬火油等工艺油品的性能也需测试。
柴油
生物柴油(BD100)按照GB 20828-2015标准检测 |
密度、运动粘度(40℃)、闪点(闭口)、冷滤点、硫含量、馏程、10%蒸余物残炭、硫酸盐灰分、水分、机械杂质、铜片腐蚀(50℃/3H)、氧化安定性、十六烷指数、酸值、游离甘油和总甘油 |
普通柴油按照GB 252-2015标准检测 |
密度、运动粘度(40℃)、闪点(闭口)、凝点、冷滤点、硫含量、馏程、10%蒸余物残炭、灰分、水分、机械杂质、铜片腐蚀(50℃/3H)、氧化安定性、十六烷指数 |
煤油
航煤(3号喷气燃料)按GB6537-2006标准检测、煤油按GB253-2008标准检测 | ||
常规检测项目 | 赛波特色度、硫含量、硫醇硫、馏程、闪点(闭口)、烟点、密度、冰点、运动粘度 | |
专项检测项目 | 航煤 | 酸值、芳烃含量、烯烃含量、净热值、萘系烃含量、实际胶质、电导率、铜片腐蚀、水分离指数、润滑性 |
煤油 | 水溶性酸或碱、机械杂质及水分 |
车用汽油
车用汽油按照GB 17930-2011标准检测 |
锌烷值、铅含量、馏程、蒸汽压、胶质、诱导期、硫含量、硫醇硫含量、铜片腐蚀(50℃/3H)、水溶性酸或碱、机械杂质及水分、苯含量、芳烃含量、烯烃含量、氧含量、甲醇含量。锰含量、铁含量 |
车用润滑油
类别 | 适用产品 | 标准 | 检测项目 |
车 用 润 滑 油 脂 常 检 项 目 |
汽油/柴油 发动机油 |
GB 11121 GB 11122 |
低温动力粘度、边界泵送温度、100℃运动粘度、40℃运动粘度、粘度指数、倾点、碱值 |
水分、密度、硫、闪点(开口)、泡沫特性、机械杂质、磷含量、硫酸盐灰分 | |||
车辆齿轮油 | SH/T 0350 | 水分、泡沫特性、酸值、铜片腐蚀、戊烷不溶物、甲苯不溶物、铁含量等 | |
冷冻机油 | GB/T 16630 | 微量水分、酸值、硫含量、残炭、灰分、颜色、泡沫特性等 | |
制动液 | GB 12981 | 外观、铜片腐蚀、100℃运动粘度、(湿)平衡回流沸点、PH值等 | |
防冻液 | ————– | 沸点、冰点 | |
润滑脂 | ————– | 滴点、铜片腐蚀、锥入度、烧结负荷(四球法) |
四、关键测试项目
油品质量测试包含众多项目,具体选择取决于油品类型、应用场合和监测目的。以下是一些核心的测试项目:
运动粘度: 衡量油品流动性的关键指标,直接关系到润滑油膜的形成和强度。粘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润滑效果。
水分含量: 水分是油品的大敌,会降低润滑性、促进腐蚀、导致添加剂水解、滋生微生物。必须严格控制。
酸值 (TAN): 反映油品氧化酸性产物的累积程度。酸值升高通常表示油品氧化劣化,可能引起腐蚀。
碱值 (TBN): 主要针对内燃机油,衡量其储备碱性以中和燃烧产生的酸性物质的能力。碱值过低表示油品添加剂耗尽。
磨损元素分析 (光谱分析): 通过ICP或类似技术检测油中金属元素的含量(如铁、铜、铝、铅、铬等),判断设备内部特定部件的磨损状况和磨损速率。
污染物分析: 检测硅(代表灰尘、沙土)、钠、钾(可能来自冷却液泄漏)等外来污染物的含量。
添加剂元素分析: 检测油品中关键添加剂元素(如锌、磷、钙、镁、钼、硼等)的含量是否正常,判断油品是否用对、是否混合或耗尽。
颗粒计数与清洁度等级: 测量油中固体颗粒物的数量和尺寸分布,通常用ISO 4406代码表示清洁度等级。颗粒物是导致磨损和堵塞的主要元凶。
闪点: 油品在规定条件下加热至其蒸气能被点火源闪燃的最低温度,是油品的安全指标,闪点降低可能表示受到轻质燃料污染。
倾点: 油品在规定条件下能够流动的最低温度,关系到油品的低温启动性能。
外观与颜色: 简单的目视检查,可以初步判断油品是否有明显污染(如水、沉淀物、颜色异常加深)。
其他性能测试: 如氧化安定性、泡沫特性、空气释放值、抗乳化性(分水性)、抗磨性能(四球试验等)。
五、通用测试步骤
油品接收与信息核对 → 样品均质化(如需) → 仪器准备与校准 → 测试执行(按标准方法) → 数据记录与分析 → 结果评估与报告。
六、参考标准
油品质量测试需要遵循相应的国际、国家或行业标准:
- ASTM International: D445(粘度), D6304(水分), D664(酸值), D2896/D4739(碱值), D5185(元素分析), D92/D93(闪点), D97(倾点)等。
- ISO: ISO 4406(清洁度代码), ISO 3104(粘度), ISO 6247(泡沫), ISO 7537(水分)等。
- 国家标准 (GB/T): GB/T 265(粘度), GB/T 5096(酸值), GB/T 7304(碱值), GB/T 11133(水分), GB/T 17476(元素分析), GB/T 18854(颗粒计数)等。
选择合适的标准对于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至关重要。